The previous article mentioned that national bonds can be included in an asset allocation plan to provide stability. Compared to bonds, time deposits can be considered an even more stable investment option. This article continues by explaining the purpose and role of having time deposits in one’s financial planning.
前篇提到了資產配置可加入國家級債券做穩定資產的規劃。而相對債券,定存可說是更為穩定的投資項目,本篇繼續闡述存在目的。
談到定存,這個幾乎無風險的投資方式應該是人生中最早聽到以及使用的。只要向銀行選定定存時間 (週、月、年均可) 後,存入資金放入後將會開始得到該定存時間帶來的定存利息。提早解約則利息會打折扣 (注意,只有利息,本金不影響),會拉低整體年化報酬率。定存的利息普遍不高,台灣於2022年的定存利率約1-2%,美國的定存單 (Certification Deposit, CD) 大約也是如此。如果考慮到為刺激國家經濟而使用的通膨政策 (每年約1-3%不等的物價指數增長),在銀行定存的資金價值將會逐年下降,幾乎可視為負報酬。
既然是負報酬,為何還需要定存?這就要從風險開始考慮。定存最重要的功能在於當作緊急備用金,是用於應急。定存因解約後不傷及本金,是隨時可動用的資產。如發生生命中的意外插曲,可能是醫療支出、支付買房、資金缺口等,定存的緊急動用功能就可運用至此。定存如用於投資理財,最多是用作短期資金停泊的地方。投資人在資金停泊的時候將時間運用研究投資標的或創業目標,另外如果想匯出資金至國外運用,定期定額儲蓄至一筆目標金額後整體匯出也可免去多次匯出的手續費以及時間。
定存存在目的是以風險出發的便利性使用。在金錢心理學這本書提到,為了當下及未來的人生,進而養成儲蓄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往後的自我提升、創業、投資、最重要風險管理上都有一筆金額可動用,現在就拿起紙筆規劃每個月領到收入後可放入銀行的金額吧。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一起討論,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