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the capital market, bonds play a crucial role. They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tool for companies to raise long-term funds but also a way for investors to obtain fixed income. In the previous article, we discussed current liabilitie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bonds.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bond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grasp every detail—from their life cycle, pricing factors, and the amortization of premiums and discounts, to the method of equal principal and interest repayment, and finally, their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an in-depth look at bonds.
在企業融資與資本市場中,債券扮演著關鍵角色。它不只是企業籌措長期資金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種投資人用來獲取固定收益的方式。前篇文章講到了流動負債以及認識債券。而理解債券的本質,需要從它的生命週期、價格決定因素、折溢價攤銷、本利平均攤還方式,一直到財務分析的應用,完整掌握每一個細節。本文將深談債券。
債券生命週期的三個階段
債券的會計處理,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PPE)的概念有相似之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討論:
-
發行階段企業在市場發行債券,與投資人簽訂合約,確定面額、票面利率、發行期間等條件,並收取現金。
-
使用期間(攤銷階段)在債券存續期間,企業依約定支付利息,同時進行折溢價的攤銷,讓債券帳面價值逐步趨近面額。
-
到期或處分階段到期時,企業按面額償還本金,結束債券的會計生命週期。
債券價格的決定因素
債券價格不是隨意決定的,而是由市場條件與合約內容共同決定:
-
有效利率(市場利率)決定債券價格的核心,反映投資人對風險與時間價值的要求。
-
固定發行條件面額、票面利率與發行期間,一經確定便不再更改,是合約中明確的規範。
-
現金流折現計算債券的價值等於未來每期利息與到期本金,以有效利率折現後的總和。
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的互動
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關係,決定了債券是以平價、溢價或折價發行:
- 平價發行:當票面利率 = 市場利率時,債券價格會等於其面額。
- 溢價發行:當票面利率 > 市場利率時,投資人會因為債券承諾支付的利息高於市場水平而趨之若鶩,推升債券價格高於面額,形成溢價。溢價的產生是為了彌補未來多收現金的折現值。
- 折價發行:當票面利率 < 市場利率時,債券的吸引力較低,除非以低於面額的價格出售,形成折價。折價的產生是為了彌補投資人未來利息損失的折現值。
市場利率反映了該債券的風險貼水,尤其是信用風險(公司償還能力)。債信評等機構(如Moody's, S&P)會評估債信等級。債信越好,信用風險越低,市場要求的有效利率越低,從而使得債券價格越高。溢價或折價,本質上是折現值對未來現金流差異的補償。
關鍵會計項目
-
利息支付 (Interest Payment):面額 × 票面利率,為發行人承諾支付的現金。
-
利息費用 (Interest Expense):帳面價值 × 有效利率,反映債券的經濟成本。
債券折溢價的攤銷
折溢價的攤銷,會讓債券帳面價值在到期時回到面額。
-
折價債券:帳面價值從低於面額開始,隨攤銷逐期上升,直到到期日變成面額。在折價攤銷期間,利息費用 > 利息支付,差額為當期折價攤銷額。
-
溢價債券:帳面價值從高於面額開始,隨攤銷逐期下降,直到到期日變成面額。在溢價攤銷期間,利息費用 < 利息支付,差額為當期溢價攤銷額。
攤銷表記錄了每期的帳面價值、利息費用、利息支付及攤銷金額:
-
帳面價值:從發行價到到期面額的變化。
-
利息費用:帳面價值 × 有效利率。
-
利息支付:面額 × 票面利率。
-
折溢價攤銷額:利息費用與利息支付的差額。
實務中,有效利率可由已知價格與現金流倒算出來,稱為隱含有效利率。
會計分錄示例:
-
發行日
-
淨額法:借記現金,貸記應付公司債(實際價格)。
-
總額法:借記現金,貸記應付公司債(面額),另記應付公司債折價或溢價。
-
-
利息支付與攤銷
-
折價攤銷:借記利息費用,貸記現金與應付公司債折價。
-
溢價攤銷:借記利息費用與應付公司債溢價,貸記現金。
-
本利平均攤還
不同於一次還本型的公司債 (公司債的還款方式通常是中間定期支付利息,本金在最後一期一次性償還),本利平均攤還適用於房貸等情況:
-
固定每期金額:由利息與本金組成。
-
利息:期初本金 × 利率,逐期下降。
-
本金:固定金額 − 當期利息,逐期增加。
分錄為:借記利息費用,貸記現金與應付抵押票據(本金部分)。
債務的財務報表分析
槓桿 (Leverage / Gearing):
- 借錢越多,槓桿越高,公司的風險也越高。風險意味著波動性變大。
- 槓桿的乘數效果是雙向的:在營運良好時,槓桿能帶來以小搏大的效果,放大股東的投資報酬率;但在景氣反轉時,槓桿也會放大虧損,導致投資報酬率大幅下降
衡量槓桿的財務比率:
- 負債淨值比 = 長期負債 / 股東權益。比重越高,槓桿越大
- 負債總資產比 = 總負債 / 總資產(40%–60% 常見)。
- 利息保障倍數 = 稅前息前淨利 / 利息費用(低於 1 危險,表示公司賺的錢不足以支付利息,可能導致公司倒閉)。
- 淨利率 (Net Profit Margin):衡量獲利能力。
- 總資產週轉率 (Total Asset Turnover):衡量經營效率。
- 權益乘數 (Equity Multiplier):衡量財務槓桿或資本結構。
資產負債表的右手邊代表公司的資金來源(股東資金與借來的資金)。相較於股東資金通常不需返還,借來的資金有明確的償還期限並需支付利息,因此公司需確保在經營過程中能償還利息與本金。掌握會計以及財報帶來的財務資訊,才能在資本市場與企業財務決策中做出更精準的判斷。更是創業夥伴們該負的責任。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一起討論,一起進步